□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曹华
看起来金黄诱人,吃起来绵软清香。7月21日,在博乐市青得里镇定吉格村生产车间,李满收和工人们正忙着生产杂粮窝窝头。随着机器的转动,一个个金黄色的窝窝头被制作出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食。
“做杂粮窝窝头已经有十多年了,从最初一个人手工生产,到现在三十多名工人机械化生产,窝窝头见证了我的创业历程。”李满收说。
今年57岁的李满收祖籍山东,21岁来博乐市工作生活。他务过工、卖过菜,直到40多岁才因窝窝头开始创业。
“2007年回老家,和亲戚聚会时,第一次吃到了中空的窝窝头。”李满收说,这种中空窝窝头,可以夹菜吃,和小时候见过的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昔日普通家庭餐桌上的窝窝头,现在已经是一种美味、营养、健康的美食。
窝窝头的新吃法给李满收留下深刻印象。“好吃又营养,关键是在新疆没见过。”李满收心里有了用窝窝头创业的想法。
有过务工、开店经验的李满收回到家后,买来笼屉,开始模仿生产。从歪七扭八自己看着都想发笑,到模样越来越像、味道越来越好,李满收的杂粮窝窝头在不断改进中有了模样。但这也只是开了一个小头。杂粮窝窝头卖给谁呢?
“当时,杂粮窝窝头在博乐并不多见。”李满收说,为了打开销路,他跑遍了博乐市各大酒店推销,却屡遭拒绝。后来只好转换思路,免费给酒店送,一点点培育消费市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推销,杂粮窝窝头慢慢被市场接受,销量不断上升,从一开始无人问津,到每天销售上千个、上万个。
眼看着家里笼屉越摞越高,李满收成立了食品厂,招聘工人,扩大生产。为了稳定市场供应,李满收又购买了大型冰柜进行面点储藏,确保随要随供。同时,引进了荷叶夹、小花卷、黄金大饼等面点品种,食品厂走向正轨,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2016年是李满收创业的第九年。此时,经过多年打拼的食品厂在行业内小有名气,以杂粮窝窝头、荷叶夹等为代表的面点销售到全疆各地。“2016年我成立了公司,开始向自动化食品加工企业转型发展。”李满收说,几年来,公司建立了现代化生产车间,固定资产达1000余万元,员工人数达三十多人。
如今,李满收公司面点品种已经有十多个,主打产品杂粮窝窝头、荷叶夹年销售量近1200万个,占据了新疆70%市场份额。
“面点行业特点是薄利多销,主要靠量赢得市场。”李满收说,随着物流运输越来越便利,国内其他省份面点产品大规模进入新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也倒逼企业不断创新发展。一方面通过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不断学习进步,开发出更多受消费者欢迎的面点食品,赢得市场认可。
从一个人学做杂粮窝窝头,发展到开办现代化食品生产企业,李满收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是创富路上要始终有吃苦耐劳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