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赛里木湖鱼子酱稳定出口芬兰

博尔塔拉报 2023年09月14日

  □  记者  邹小梅

  秋日清晨的赛里木湖薄雾笼罩,平静的湖面在远处晨光照映下闪动着蓝色光芒,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湖面上,两艘满载高白鲑的渔船缓缓驶向岸边,在湖面荡开层层涟漪。

  不远处,等候在岸边的新疆赛湖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湖渔业”)捕鱼队成员,将刚出水的高白鲑装箱运往75公里外的加工厂进行加工。48小时之后,加工好的高白鲑鲜鱼、鱼块、鱼肉酱等产品将被运往全国各地,其中,鱼子酱会被储藏起来,等待出口芬兰。

  赛湖渔业副总经理刘宗霖说:“我们所生产的白鲑鱼鱼子酱,颗粒饱满,色泽清透,入口瞬间轻爆,口感和品质都不比鲟鱼鱼子酱差,而且鱼苗放到赛里木湖以后,不再投放任何饵料,让鱼自然生长,更加原生态。”

  2003年赛湖渔业成立,从高白鲑、金鳟、虹鳟等冷水鱼良种繁育开始,建立了冷水鱼养殖、深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并尝试制作鱼块、鱼子酱等加工产品。2006年,赛湖渔业带着高白鲑系列产品参加青岛世界渔业博览会,在会上,来自芬兰的客商卡尔品尝了赛里木湖鱼子酱之后,对之赞赏有加,提出了合作意向,赛里木湖鱼子酱迈出了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由于当时的赛里木湖鱼子酱制作工艺和品质都还未能达到出口标准。对此,卡尔多次来到赛湖渔业生产加工车间,现场演示、教授工人制作鱼子酱,帮其提升制作工艺,调整口味,使之更符合欧洲人口味喜好。同时,赛湖渔业按照欧盟标准,升级改造了鱼子酱生产加工车间,对制作工艺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和提升。最终顺利通过欧盟检查认证,获得出口资质。

  “我们第一次出口芬兰鱼子酱是2017年,由于当时国内没有技术参考,产量非常低,所以仅签订了6吨的出口协议。”刘宗霖回忆说。

  为提高高白鲑养殖效益,赛湖渔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和知识产权创造,以产学研方式攻克技术难题。2018年,赛湖渔业鱼苗培育技术实现突破,鱼苗成活率由10%提高至30%。2019年,赛湖渔业联合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所、大连海洋大学研发出白鲑鱼恒低温孵化技术,将高白鲑鱼卵孵化率从37%提高至42%。近年来,赛湖渔业鱼子酱每年平均产出达10余吨,稳定出口芬兰。

  “今后,我们将持续提升技术,增加产量,提高鱼子酱品质,依托区位优势,拓宽海外市场,让赛里木湖鱼子酱走得更远。”刘宗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