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精河讯 (通讯员张健霆) 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一词的热度不断攀升,精河县各地无处不涌动着“新”的热潮。连日来,精河县各企业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重要着力点,突出创新引领,不断提升工业产品的“含金量”和“含新量”。
近日,在中农博西(精河)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废旧地膜被运往生产车间,经过粉碎、干洗、筛选、压制程序,将地膜秸秆尘土完全分离后,废旧地膜华丽转身变成了符合国家标准的物流托盘。“公司以制作物流托盘为主,废旧地膜加工后做塑料托盘,棉花杆加工后做模压托盘,目前1小时能处理2吨原料。”公司总经理杨猛说。
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废旧地膜处理生产线相比,中农博西(精河)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的废旧地膜无水清洗技术,成为首家落地新疆、应用无水化残膜处理再综合利用技术的企业。今年,该企业加强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积极投资引进新设备,为企业生产注入了新活力。
“我们自主研发的滚筒筛,不仅节能省电,且处理尘土、地膜和秸秆的效率高、产量大,在后端我们又增加了机械手臂,实现自动取托盘、自动码垛,大大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杨猛说。
中农博西(精河)科技有限公司以机械改造升级为基础,紧抓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机遇,加快新产品研发,通过实施技术改造,实现技术升级,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同时,将该公司作为示范点推广,形成“辐射带动、以点促面、整体推广”模式,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多元化发展模式,让企业走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杨猛说:“掺杂在废旧地膜中的秸秆类物质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加工成植物纤维压制品,进一步提高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接下来,我们将与中国农业科学棉花研究所合作开发菌群菌种,根据精河县本地主要种植物,实现有机肥、菌肥资源化的最大利用。同时,把整个技术推广到全疆,加快废旧地膜变‘废’为‘宝’的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