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保障国内钾肥供应安全,促进国内农业发展。实现每年50万吨钾肥换装,每年可为阿拉山口市带来6亿元的贸易额,新增就业岗位30人。”
一盘棋建设,驱动发展动能
在博州,各县市正努力谋划“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棋局,驱动强劲引擎。
在这盘大棋中,发展口岸经济是“棋眼”。激活“棋眼”,就赢得了主动与先机。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市正充分发挥“三大功能定位”“七大贸易政策平台”“十大指定资质口岸”叠加优势,以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引领“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推动“口岸强州”破局发展。
阿拉山口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艳旗说:“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博乐市、精河县在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领域的配合协作,加快形成资源集聚、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做好产业延伸,推动口岸经济向纵深发展。强化政策研究,聚焦国家赋予阿拉山口市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功能资质,挖掘山口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加快推进外向型产业集群建设。”
进入三月,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愈发繁忙,占地4万多平方米的海关监管库,各类货物堆叠得满满当当,铁路专用线货场上,满载汽车零部件、电商百货、聚酯切片、番茄酱等货物的集装箱装卸不停,争先恐后驶上国际班列,分批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运往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欧洲等地。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实现铁路过货量14.66万吨,贸易额4000余万元;公路过货量1482吨,贸易额9000余万元。
2023年以来,该园区按照州党委关于“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部署,迅速制定相关实施意见分解方案,积极围绕阿拉山口市“七大贸易政策”平台和十大进口口岸资质,开展油气、粮油、有色金属、钾肥、硫磺、煤炭能源进口相关的拓展,并深入研究阿拉山口边民互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各项政策与精河县发展的契合点。
展望未来,精河国际公铁联运综合物流园管委会副主任王勇说:“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精河县‘东联西出’‘西引东来’的区位优势,加快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力争将物流园建成为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国际陆港,为自治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精河贡献。”
一体化服务,为企业发展护航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企业成长、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博州全面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推出“企业设立一站式服务大礼包”,2707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最多跑一次”,187项实现“疆内通办”“跨省通办”,12345便民热线诉求办结率达99.5%,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率达95.4%。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行动和民营企业培优工程,新增市场主体7125户、增长10%,累计减税降费、退税缓费6.78亿元。
随着各类措施的不断落地,企业对来博投资兴业更加充满信心。装备式钢板仓、保温仓、螺旋式钢板仓及烘干系统、输送系统是阿拉山口惠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营项目,业务辐射疆内、中亚五国、俄罗斯等。目前,公司立足国内国际市场,丰富产品种类,助力中国农牧装备和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该公司车间技术员管宏丰说:“在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下,企业稳步发展。后期,我们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供更智能、更环保、更高效的农牧装备和仓储系统产品。”
今年,我州还积极推进产业链“链长制”,由州党委、政府领导担任各产业链“链长”,统筹协调产业链总体发展;我州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落实各类政策,为企业降本增效,持续激发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活力。各有关部门党员干部争当金牌“服务员”,努力打造有品质有温度的营商服务环境。
不止于此。放眼全州,不断优化升级的全周期政务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州行政服务中心统筹网上办事入口,推动各县市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缩短了办事时限,优化了办事流程,全力提供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和市场主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依拉力丁·阿布都热合曼说:“政务服务大厅是‘放管服’改革成效、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显示器’。我们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推进实施‘企业大礼包’、推广使用电子保函等举措,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助力‘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蓄势而起,谋定而动。博州正奋力推动“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朝着“奋力开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