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记者 张新燕
25日,博州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张卫军、各县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代表和企业代表、特约监察员,做客博尔塔拉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营商零距离》专题栏目,就全州纪检监察系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和履行监督责任情况,谈方法、讲对策、谋发展、作承诺。并聚焦企业和广大网友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答疑解惑。
博州纪委监委作为监督专责机关,今年以来,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切入点,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为契机,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持续打出护航营商环境“组合拳”,想方设法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持续优化全州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直播访谈中,张卫军介绍了全州纪检监察系统优化营商环境监督方面的经验做法、查处的典型案件和监督渠道。
博州纪委监委落实州党委安排部署,完善监督机制,明确党政干部坚决不能做的5个方面20条负面清单,制定纪检监察机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12条措施。强化日常监督,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今年巡察的重点内容,对有关单位进行巡察,共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2个,对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不力的4家州直单位“一把手”进行了约谈。今年1至8月,全州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82件96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42件54人。
博州纪委监委还进一步畅通12388信访举报平台,常态化梳理12315举报电话、12345政务服务热线,通过调研、走访入户,下沉接访、调查问卷、召开政企座谈会等渠道,畅通群众反映渠道。
“我们的成效是明显的,干部作风得到转变,有关营商环境的负面舆情明显减少,企业上访诉求问题明显减少。及时发现营商环境中的问题,推动‘一站式’服务优化升级,让企业和群众‘办事不求人’成为常态。”张卫军在节目中介绍了在监督和服务方面取得的成效。
直播访谈中,各县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我们聚焦干部作风整顿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高政务服务质效,开展‘线上+线下’双向监督,‘线上’注重收集各类平台、网络、电话、来信来访举报等方面涉及优化营商环境诉求和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线下’联合发改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对损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查处,督促问题整改,纠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现象,对相关责任人追责问责。”博乐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赵晋明说。
“我们组建‘护企监督员’队伍,点对点联系40家重点企业,采用‘每周必联、每月必访、有呼必应、有事必督、有案必查’工作方法,收集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建设推进不力、涉企行政执法不规范、亲清不分以权谋私等方面问题建议。同时在便民服务中心、海关国门联检大厅等33处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办不成事’监督联络牌,向企业制发‘营商环境监督卡’,打通企业反映问题绿色通道,确保企业诉求‘有人管’‘有人办’‘办不好有人查、办不了有人督’。”阿拉山口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田兆东介绍。
“以打造亲清政商关系为目标,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在涉企服务窗口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设立反映问题专栏,定期梳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群众反映问题情况,广泛征集损害影响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厘清《精河县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明确政商交往界限,让政商交往‘清’而有为、‘亲’而有度,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梳理惠企政策‘免审即享’事项清单,对照开展监督,及时发现和查纠政策落实方面的问题,以监督实效保障政策落地、助力企业经营发展。”精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魏松毅说。
“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要内容,整合各级监督力量,通过走访调研,公开举报热线、发放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企业广泛征集服务质量、行政审批、执法监管、减税降费、惠企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堵点难点问题,并构建‘企业点单、部门接单、纪委验单’助企服务新模式。”温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代主任李四化介绍。
直播中,企业代表、新疆阿拉山口捷安物流有限公司王伟,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近些年阿拉山口的明显变化,王伟说:“阿拉山口市在软硬件方面不断升级,通关环节上的服务以及效率明显提升。有一次,我们的客户有一整列货物已抵达阿拉山口,由于证书问题货物无法提离阿拉山口,第二天如果再不提离会产生高额的额外费用,在阿拉山口市纪委监委的多方努力和帮助协调下,客户提离货物、顺利离开,并对阿拉山口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
图为直播现场。 (记者张新燕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