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见雏形。

喜出望外。

干净整洁。
(记者王真子 摄)

错落有致。
>>>聚焦自治州十件民生实事
□ 记者 王真子 冉体闻琦
11月25日,记者走进精河县托里镇冬都精村村民达木士的院落里,看到了一摞摞饲草料整齐地码放在墙角。其新建的60平方米的抗震房享受了1.85万元农村住房抗震防灾补助资金,于今年9月竣工。达木士说:“现在家中全年有热水,电也接通了,方便粉碎草料,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扶。”
精河县茫丁乡皇宫南村村民地力亚·亚合浦江也同样享受到了农村住房抗震防灾补助资金,他告诉记者,准备把房子装修成时下流行的奶油风,等年底和家人一起搬进120平方米的新房。
“现在国家政策好,农户盖房有补贴,生活越来越好了。”地力亚·亚合浦江满意地说。
为确保不留死角,精河县住建局不留盲区,通过上下联动,自下而上逐级摸清底数,按照村队自查、乡镇排查,全面开展排查评估工作,掌握各村队房屋基本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精河县茫丁乡皇宫南村党支部书记新·达拉介绍,为落实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除了向村民宣传政策,还帮助村民办理申请手续,在户型选择方面,遵从群众想法,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建设。
今年6至9月,精河县开展了地震重点危险区城镇住宅抗震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评估11001栋,完成率100%,审核率93.5%,复核率92.7%。已完成抗震鉴定73栋,目前正在对上传的数据进行核实,确保上传数据真实准确。
精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海勇说:“今年以来,精河县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总体部署,自治州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工作要求,将重点危险区农村住房抗震防灾工程和城镇住宅抗震安全排查整治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抓好、抓实、抓细,及时消除地震重点危险区住房安全隐患问题,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后续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州住建局坚决贯彻自治州党委、政府安排部署,加快推进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切实保障各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博州从2011年开始启动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新建住房屋均采用了抗震设防的砖混结构,这种结构形式能有效减少地震对房屋的损坏。2011年以来,博州累计建成农村安居住房66727户,帮助约16万名各族群众告别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
州住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国宏说:“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推进抗震安居工程的深入实施。加强房屋安全排查和鉴定工作,确保房屋达到抗震标准。开展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居民安全意识,与应急部门共同构建地震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应对地震灾害的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