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洪宝 张清国
一个国家的十年是画卷,描绘了无数追梦人的故事,每一笔都见证了梦想之花的绽放。
一个青年的十年是诗篇,以青春的笔触,每一句韵律都凝聚着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
曹翔初到阿拉山口边防连时,“一带一路”的浩荡春风正悄然拂过这片边陲之地。时光荏苒,如今的阿拉山口,已蜕变为亚欧大陆桥上的璀璨明珠。而这一切的变迁,曹翔都亲眼见证。
“呼……呼……”
连队院子里摇摆的沙枣树在风中窸窣作响,整栋楼的门窗也被吹得发出阵阵响声。
阿拉山口,也是风口。西伯利亚冷空气带来的狂风是这里的“常客”,8级以上大风平均每年要刮160天以上。道路两旁的树木齐刷刷地歪向一边生长,成为这里独特的景观。
因为新兵时的一件“糗事”,看物判风成为曹翔到连队后掌握的第一项技能。
12年前,阿拉山口荒凉的大路上,一辆载满新兵的大巴车向连队驶去。一路上,带车干部反复提醒大家做好防风措施。
“我就不信,这风能大到哪去,还能把我吹飞不成。”年轻气盛的曹翔把提醒当成耳旁风,只顾看窗外的风景。
现实立马给曹翔来了个“下马威”。车子在连队门口缓缓停稳,曹翔前脚刚迈出车门,瞬间察觉不对劲,狂风裹着沙石向他袭来,来不及用手去挡,帽子就飞走了。
“这可能是阿拉山口的大风给我下的‘挑战书’吧。”每当谈及此事,曹翔总会嘴角上扬,自嘲道。一晃十余年过去,曹翔早已练就了一身与风斗的本领。
岁月不待人,一晃12年,曾经青涩的毛头小子成了连队官兵口中的老班长、守卫国门卫士的钢钉,也成了一位父亲。
“爸爸,爸爸,快看!今天我在幼儿园表现好,老师奖励我一朵小红花。”视频中,曹翔的女儿兴高采烈地向爸爸分享幼儿园的趣事,一脸的天真烂漫。
她手舞足蹈地描述着每一件小事,仿佛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无限乐趣和新奇。曹翔看着女儿那充满童真的笑脸,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温暖和幸福。女儿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奏响了他心中最柔软的乐章
提起女儿,曹翔的内心既欢喜也复杂。欢喜的是女儿一天天快乐长大,复杂的是陪伴女儿的时间少之又少。“等爸爸忙完这段时间,就回家陪你玩。”但每当任务来临时,曹翔便主动推迟休假,“陪你玩”便成了最美的“谎言”。
“古来忠孝难两全”,每一位边防战士的安心坚守,都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巡逻路上,曹翔将一张全家福装进迷彩服左胸口袋,那里藏着妻子手写的“你守边关我守家”的誓言。
“我喜欢中欧班列的鸣笛,喜欢和国旗交相辉映的晚霞,喜欢在巡逻时躺在风里……在这里待久了就有家的感觉,这里是我想用一生守护的地方。”曹翔在日记中写道。
年复一年,风吹过阿拉山口,国门前始终有像曹翔一样坚守的身影,他们在这片热土上扎根,最终成为阿拉山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整个城市仿佛披上了一层璀璨的星辰,站在哨楼上,边防战士的背后不只有阿拉山口的霓虹灯光,还有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