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齐丽格尔 王真子 实习生 贾雅倩
在温泉县境内,有一条蜿蜒的鄂托克赛尔河,它发源于天山北支别珍套山山脉,流经平均海拔2650米的河谷,这条河的源头,矗立着一座边境警务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安格里格边境派出所鄂托克赛尔边境警务站,深深扎根在祖国边境线上。谭冲,是这座警务站站长。
这里,春日暖阳初绽
谭冲,1996年生于重庆,有着巴山蜀水的灵秀与坚韧。2018年,从重庆警察学院毕业的谭冲,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留在家乡,还是去远方。
原本,他已通过公安招录考试,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陪在父母身边,然而,当得知有机会参军入伍,前往新疆戍边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2018年8月,谭冲来到鄂托克赛尔边境警务站,面对坐落在河谷之畔的警务站,面对高寒缺氧和荒漠冰川,一切都是那么陌生。
7年来,在这片被风沙雕琢的土地上,谭冲逐渐明白,边疆的春天虽无繁花似锦,却自有一种苍凉壮阔的美。每当狂风卷起黄沙, 他心中那份守护边疆的责任感就愈发坚定。“我在这里,不只是为了完成某一项任务,更是为了守护安宁。”谭冲说。
春天,对于谭冲来说,不仅是季节的更迭,更是对信念的坚守。“春天风沙肆虐,但我们的心却坚如磐石。”谭冲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在这里,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一个用青春和热血浇灌的春天。
这里,夏日晴空万里
“巴合提努尔,好久不见,最近好吗?”“好得很,谭警官……”3月20日,谭冲来到安格里格镇本布图村看望老朋友。去年,牧民巴合提努尔向谭冲求助,称其羊群被困山崖。谭冲和同事迅速赶到现场,只见羊群被困在半山腰,山坡陡峭,碎石滚落,救援难度较大。
“大家不要慌,我们先观察地形,制定救援方案。”谭冲冷静地指挥。他联系温泉县消防救援大队,共同制定救援措施。经过10个小时的努力,利用索降,终于将被困羊群安全救下,为牧民挽回了经济损失。
巴合提努尔回忆:“当时可把我急坏了,守着羊群在山头‘喂了一夜蚊子’,实在没辙了。那么险的山崖,救援人员愣是把羊羔一只只给吊下来……”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谭冲笑着回应,拍了拍巴合提努尔的肩膀,目光坚定而温暖。他明白,无论四季如何更迭,岁月如何流转,这份情谊都如夏日骄阳般炙热、滚烫。
这里,秋日牧歌悠长
“太冷了,我感觉风在扎我的后背。”3月21日,记者跟着谭冲,还有他的同事一起,沿着鄂托克赛尔警务站辖区的河谷步巡时说道。
煎熬、缺氧是这趟“河谷之旅”最真实的感受。“这里海拔高,紫外线强,体力消耗大,有时候像被东西卡住了喉咙。”谭冲边说边往河谷走去。皲裂的双手,发紫的嘴唇,脸颊的高原红,是该站全体民警的标配。
我们一行人继续前行,脚下的河床被薄冰覆盖,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大家一步步地挪过了危险的冰面,上了岸,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但紧接着又面临新挑战——爬山。呼吸跟着脚步变得越来越急促,大家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
“摇国旗!”谭冲一声令下,鲜艳的国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那一刻,疲惫和艰辛都一扫而光。
回到谭冲办公室,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锦旗,每一面都记录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去年7月,他被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被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谭冲成为身边同事学习的榜样。
秋天,总是让人联想到收获,谭冲也在这片土地上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果实”,那是对职责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还有对鄂托克赛尔河谷深沉的爱。
这里,冬日皑皑暖阳
翻冰川、踏江河、服务牧民、化解矛盾、服务游客、化解危机、服务企业、普法宣传……谭冲的足迹遍布辖区各角落。
“走吧,我们去一趟G219线温霍公路3标工程现场。”3月21日,为提高辖区施工人员法治意识,谭冲拿着一沓宣传资料,向施工人员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法规及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相关法律知识。
“大家遇到问题,一定要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谭冲认真地说,“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随时都可以来找我。”大家听着谭冲的讲解,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
从工程现场出来,谭冲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牧民吾拉尼·多乎托坎尼家中送药。“别担心,好好休息,很快就会好起来。”谭冲将药品递给吾拉尼,并关切地询问了病情,吾拉尼感激地看着谭冲。
鄂托克赛尔河谷的流水,绵延不绝,滋润着两岸群众。近年来,鄂托克赛尔河谷旅游热度不断攀升,警务站接到的群众求助、矛盾纠纷、便民服务、法律咨询等越来越多。谭冲积极探索新警务模式,设立“党员先锋服务队”,延伸“党建+旅游警务”,打造“冰川脚下”最美“枫警”。
谭冲与同事在河谷之间巡逻,望着远处连绵的山脉,他深知,自己的坚守和付出能像冬日的阳光般穿透云层,温暖每个人。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我都会坚守在这里。”谭冲说。他的话简短有力,饱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