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阿门景区夏牧场

电力让牧民生活焕新颜

博尔塔拉报 2025年04月16日

  本报精河讯 (记者赛永杰  通讯员马海玲、刘霞)  8日,记者来到精河县巴音阿门景区夏牧场定居点,电杆整齐排列,电线一路延伸接入牧民家中。

  茫丁乡巴音阿门村牧民巴音克希克家的电视正在播放实时新闻,冰箱里满是新鲜肉奶制品。

  “去年11月通的电,大伙特别高兴。以前每年4月来到夏牧场后,是接羔育幼的关键时节,没有电灯,晚上只能打着手电筒在羊圈里察看。现在接羔育幼方便多了。接上三相电后,我购买了粉碎机、拌料机,自己加工饲草料,省了不少钱。”巴音克希克说。

  巴音阿门景区地处精河县城东南38公里处,海拔1600至2000米,自然风光旖旎,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凭借独特景致,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长期以来,用电难题制约着牧民生活品质提升与牧业发展。许多牧民只能依靠风光互补发电或小型发电机维系基本用电,成本高昂,供电还不稳定。

  为彻底解决牧民用电之忧,2024年,精河县投入资金450万元,实施巴音阿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安装6台变压器,总容量达1315千伏安,家家户户接入三相电。

  “今年4月,73户牧民陆续回到夏牧场居住。通过线路延伸和低压台区建设,改善牧民用电质量,降低生活成本,为牧业、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便利。”国网精河县供电公司精河镇供电所副所长艾克热木·艾尼娃说。

  用电方式的改变,不仅方便了牧民日常生活,更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强劲内生动力。

  连日来,国网精河县供电公司精河镇供电所工作人员挨家走访,了解用电需求,检查线路设备,排查安全隐患,叮嘱牧民规范用电。

  谈及未来规划,巴音克希克打开了话匣子。“现在电、自来水都通了,我今年打算把农家乐承包出去。计划自己开民宿,景区整体环境好了,来这里旅游的人也更多了。”

  每年4至10月,巴音阿门景区夏牧场都有牧民固定居住,牲畜存栏量达2万头只,有23户农家乐,年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旅游经济效益达100万元。电力持续赋能,正助力这里在“旅游+牧业”融合发展之路上,绽放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