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产”变“资产”

科创企业融资渠道再拓宽

博尔塔拉报 2025年06月26日

  □  通讯员 赵慧霞

  近年来,博州金融机构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突破点,打通企业融资新路径,提升企业“知产”变“资产”的信心和能力。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目前,博州已有4家金融机构开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先后为3家企业提供2050万元的信贷支持,有效为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博州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于农业节水灌溉材料开发领域,虽拥有数十项专利权,但因缺乏足额抵押物,导致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难题。

  在中国人民银行博州分行的推动下,中行博州分行主动对接,打造专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方案,构建“区分行审核指导-州分行推动落实-县域分支机构具体跟进”三级联动服务机制,成功帮助该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登记和备案,通过企业2项专利权质押获得500万元的信贷支持,实现中行博州分行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的落地。同时,评估、登记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均由金融机构承担。此笔业务的成功办理不仅解决企业资金难题,拓宽融资渠道,还有效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据悉,为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创新活力,中国人民银行博州分行加强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打好知识产权“金融牌”。围绕博州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作为科技金融工作的重要落实举措统筹推进,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指导,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与州市监局、知识产权局沟通协作,通过共享专利权企业名录、举办知识产权质押业务培训、开展融资对接等措施,积极搭建“金融+知产”沟通桥梁,以“精准对接”实现“精准滴灌”。引导金融机构因企施策,优化价值评估方式,在贷款准入、办理流程、贷款定价等方面给予信贷政策倾斜,切实发挥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钥匙”作用。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博州分行将持续加强与相关单位沟通协作,深化政银合作机制效能,着力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覆盖面,推动知识产权‘护盾’与金融‘活水’深度融合,帮助更多企业变‘知产’为‘资产’。”中国人民银行博州分行副行长邵新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