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程在农田里记录蔬菜涨势。

贺程在博河生态公园门口拍摄创意视频。

贺程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送别仪式。

贺程在农田里用无人机进行拍摄。

贺程在同事阿巴培干家中做客。

农田里,贺程向农户了解农作物收成情况。
□ 图/文 记者 于苏甫·艾尼
“这是我美丽的第二故乡小营盘镇,欢迎大家来看看!”7月16日,西部计划志愿者贺程在博尔塔拉河国家湿地公园向网友推介这座边疆小镇。
2024年,刚从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贺程做了一个决定——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虽然是家中独子,但他的选择得到了父母支持:“男孩子就该出去闯闯。”同年7月21日,这个内蒙古青年跨越千里,来到博乐市小营盘镇宣传办。
初到边疆时的“下马威”让贺程记忆犹新,盛夏的酷暑让他措手不及。但很快,同事们的关怀打消了他的顾虑。“办公室的哥哥姐姐们像家人一样照顾我。”贺程说。
就这样,进入工作状态的贺程扛起相机,用镜头记录起了小镇的变迁。一年多的时间,他的足迹遍布村镇牧区,累计拍摄490余条影像作品,多篇报道登上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平台。“每次看到自己拍摄的内容被转载,成就感满满。”
当日下午,贺程在明格陶勒哈村拍摄完企业生产后,特意去看望了“干奶奶”乌鲁木沙。去年中秋拍摄活动时,这位蒙古族老人塞给他月饼和风干肉,还亲了他的脸颊。“那一刻真的特别温暖。”贺程笑着说。
从初来时的腼腆内向,到从容应对各项工作,贺程觉得自己“沉稳了许多”。他的努力也结出硕果:拍摄的作品获得2024年“西水冰川杯——守护幸福河湖”短视频摄影比赛二等奖、“最美基层干部”等荣誉。
今年服务期满时,贺程做出了新选择:续签一年,并准备报考本地公务员考试。“父母虽然希望我回家,但这一年的经历让我对这里有了深厚的感情。”他说,“我想再给自己一年时间,争取扎根博州。”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口号成为内蒙古青年贺程奋斗的信念。自2003年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已有近2000名志愿者来博服务,其中300余人选择留在博州。如今,贺程正和这些前辈一样,在边疆热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