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荣朵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食人间烟火味,方知人间有趣事,寻人间烟火气,更懂生活万般滋味。每去一座城市旅游,我一定要去看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还要尝尝当地的特色小吃,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品尝美食,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近距离的感受每个城市的烟火气,细细品尝一座城市的味道。
2023年8月,精河县阿合其农场组织了一次采风活动,让我对一个土地总面积仅有207平方公里的阿合其农场另眼相看。一个农牧业结合的地方国营农场也有其独特的味道,印象最深的还是阿合其农场的鲜、香、甜。
鲜
阿合其农场位于精河县大河沿子河下游东岸的冲击平原上,成立于1959年9月,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业结合的地方国营农场。
我们驱车前往阿合其农场农五队,在这里见到了方圆百亩的水产养殖水域,翠绿的芦苇荡包裹在水域周边,蓝天白云和翠绿的芦苇荡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倒影,静谧、柔美。
养虾人娴熟地将捕捞网撒向水面,捕捞网在空中散落成飘逸的弧形徐徐进入水面,安静的水面泛起一圈圈密集的涟漪,几秒后,涟漪由小变大,渐渐在水面上隐退。随后养虾人又慢慢地收网,当捕捞网浮出水面时,我们的心都悬了起来,只见在捕捞网的网底,捞出上百只活蹦乱跳的大虾。
养虾人告诉我,这种虾叫南美白对虾。因南美白对虾具有耐低盐、生长快、抗病力强、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阿合其农场盐碱地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适合南美白对虾的生长。于是,在这里成立了多个水产养殖合作社,推广鱼虾混养、池塘精养殖等生态养殖方式,加快特色产业品牌创建,推动乡村振兴建设。
话不多说,先尝为快。养虾人把刚刚打捞出来的虾,倒入盆中,直接拿进厨房。灶台上的锅正烧着开水,开水里零星飘着葱段和姜片,养虾人把活蹦乱跳的虾直接倒入滚烫的开水里,再倒入少量料酒,几分钟过后,味道鲜美的白水煮大虾就出锅了。几分钟前还在池塘里嬉戏玩耍的南美白对虾,转眼间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美食,虽过于残忍,却成就了“鲜”的涵义。这种“鲜”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雀跃,引爆了味蕾,好吃的停不下来。
养虾人告诉我们,阿合其农场水产养殖面积500亩,其中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占160余亩,年产值达300万元。合作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销售,大部分虾销往精河县、博乐市、伊犁州等地,实现了大西北的“虾自由”。
不大一会功夫,一盘鲜美的虾就被我们吃个精光。依依不舍地离开池塘,坐在车里,虾的“鲜”味儿仍在舌尖回味,这大概是我吃过最新鲜的“海鲜”了。
香
说起阿合其农场的五台杂烩汤,那可是在博州乃至全疆都赫赫有名。
精河县阿合其农场牧业队五台社区,位于精河县城向西60公里处,连霍高速北侧,曾是古丝绸之路北道必经地。清乾隆年间设为军台、驿站,称“托霍穆图”(蒙古语,意为马鞍下面的垫子),负责传递军政文书,兼运军需,接待过往文员、商旅驼队等。
在阿合其农场五台社区横贯东西的交通要道两边,有一座十余米高的仿古烽火台,印有祥云图案的刀旗插在台顶,随风飘扬。烽火台旁边有三座古铜雕塑,一位是骑着高头大马的信使,还有两位卫士手持利矛眉头紧锁,像是衷心耿耿地护送文书。
从古至今,阿合其五台驿站凸显了地理位置的优越和道路的四通八达,始终是旅途休憩的重要场所。五台周边百公里范围内有赛里木湖、巴音阿门等景区。吸引汇聚了天南地北的游人,便促成了食物的相逢。
阿合其农场的带队领导袁书记安排了五台杂烩汤作为午餐。走进路边第一家店面——五台杂烩汤创始人马生贵饭馆,店内吃饭的顾客络绎不绝,我们暂且等待一桌即将完餐的客人走后,赶紧坐下。
等餐期间,袁书记向我们讲述了五台杂烩汤的故事。马生贵是五台杂烩汤的创始人,三十年前,勤俭持家的马生贵不愿浪费食材,将做饭余下的夹沙肉、黄焖肉等放在煮肉的汤锅里,加了粉条、豆腐、菠菜,没想到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正在这时,一名货运司机进来,闻到香味,惊奇地问:“老马,这是啥饭?这么香!给我也来一碗。”马生贵连忙解释,这是做菜余料烩成的汤。司机说:“没关系,来一碗!”“给我也来一碗!”另一位客人说。马生贵没想到,自己无意搭配的杂烩汤,竟受到客人一致好评,于是马生贵便将它加到菜谱里。
说到这里,一碗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杂烩汤摆上餐桌,硕大的大瓷碗内有扎实的卤牛肉、鲜绿的菠菜、焦糖色的肉丸、白如凝脂的豆腐、光亮透明的粉条,还有红椒丁、葱花、香菜提味,真是色泽诱人,口舌生津。
我倒入些许香醋、滴入几点辣椒油搅匀,捧起碗喝口热汤,真是酸爽开胃,香而不腻。牛肉香浓劲道,菠菜青翠爽口,豆腐嫩滑入味,丸子外焦里嫩……配上现烤的咸香酥软的葱花饼,清脆酸爽的泡菜,怎一个“香”字了得。一碗杂烩汤吃完,从舌尖到肺腑,“香”得通透酣畅。
其实,五台杂烩汤没有复杂的烹饪流程,仅以水火为媒,将温度传递给食材,让美味释放。这看似简单的沸腾交融,却饱含着厨师渗透生活的智慧。
甜
酷暑季节,茶余饭后吃几牙香甜爽口的西瓜解暑,那是最好不过了。
关于西瓜,历代的文人墨客纷纷提笔为之吟咏,留下了许多逸事和佳话。东汉刘祯有诗曰:“杨晖发藻,九彩杂糅,蓝皮蜜里,素肥丹瓤。”
阿合其农场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注重品牌宣传推介,在阿合其农场农一队种植了500余亩西瓜。阿合其农场坚持“政府搭台,多方参与,群众受益”的原则,以瓜为媒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打造阿合其西瓜品牌培育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游等农旅产业,形成以农促旅,旅游兴农的发展之路。
2019年以来,在阿合其农场每年都会在举办一场声势浩大、精彩纷呈的西瓜节。西瓜节当晚,各族群众齐聚一堂,共同分享西瓜丰收的喜悦,领略独特的民俗风情。瓜王争霸赛作为西瓜节的重头戏,是大家最为关注的,瓜农拿出自家种植个头最大的西瓜参加比赛,提升了瓜农种植西瓜的乐趣。
行走在碧绿的西瓜地里,一层千丝万缕的瓜藤向外延伸,在层层瓜叶下面静静地躺着一个个圆嘟嘟的“胖娃娃”。“胖娃娃”身穿碧绿色条纹的外衣,安逸地沐浴着午后的阳光,轻轻摸一摸,细腻光滑,饱满圆润。袁书记在地里找到一个个头较大的“胖娃娃”,摘下后对我们说:“这个好,我们一起去吃。”
切开这个“胖娃娃”,皮薄如纸的绿色瓜皮包裹着红粉色的瓜瓤,瓜瓤上零星点缀着一排黑色的小瓜籽,沁心的甜香味儿扑鼻而来,阳光下瓜瓤是呈沙状,晶莹剔透,闪闪发光。垂涎欲滴的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牙西瓜咬上一口,甘甜可口的汁水溢满嘴巴,甜甜的味道直击心灵,滋润了干涸的喉咙,全身清凉舒爽,舟车的劳顿瞬间销声匿迹。
一天的时间,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在沉静安宁的阿合其农场各个村队走走停停,不知不觉间走完了这里的4村队和2个社区。每到一处,我们都领略到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文化特色,品尝不同的人间美味,让舌尖留下了不同的味道。其实,阿合其农场的美味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追寻、品尝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