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本书的书名《狐狸有九个想法》很有意思,能否介绍一下书名的来由?
王族:书名《狐狸有九个想法》,是从新疆谚语“漂亮的姑娘有十四根辫子,狡猾的狐狸有九个想法”中得来,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在新疆生活得时间久了,会发现隐藏于时间里的很多东西在等待着你,总有一天会变清晰透明,你顺手拿过来即可使用。
2.您如此集群式地写动物,是出于什么原因?
王族:我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过一句话:哪里有动物,哪里就有黄金时代。动物是与人类最为接近的生命物种,动物也有语言,有表情变化和内心世界。相对于人类而言,动物也能够用行为反应来体现内心。动物有喜怒哀乐,也有生死,它们的生存方式,非常丰富亦非常生动。所以,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呈现动物生命的疼痛,希望把它们作为兽类的生存法则展示出来。
3.新疆动物与别处的动物有什么不同?
王族:新疆的动物与所有动物一样,都是在天上飞翔、地上奔跑、水里游动的鲜活生命。但是新疆动物因为生存环境独特,便决定了它们的生存处境与众不同。譬如沙漠里的骆驼,它们身上坚执和隐忍的生存方式,就可看出这一生物个体,因为长期与一块土地独特的相融,最后在生存取舍方面也截然不同。再譬如在天山、阿勒泰山和昆仑山常见的狼、雪豹和秃鹫等凶猛动物,它们的生存方式则更为凛冽。由此可以看出,新疆的生存环境,激发了动物们的潜能。让它们在选择生存区域,选择生存方式的时候,自觉倾向于在独特地域 “活下去”的习性和精神指向。
4.书中引用了很多谚语,使语言具备了很强烈的边疆民族特色。为什么会使用这么多谚语?
王族:谚语是最短的文学形式,是用诗意方式完成的写实。从时间上而言,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可以被一句谚语总结和归纳。谚语出于民间作用于民间,但指向往往却是世界。譬如“吃肉的牙长在嘴里,吃人的牙长在心里”“让狗饿着,它才会跟着你”等等,不一而足。我以前曾在作品中引用过谚语,使语言增色不少。如今在这本书中大量引用谚语。
(来源: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