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龙:抓住“鸡”遇闯市场

博尔塔拉报 2025年04月11日

  唐玉龙(右)察看鸡苗。       (图片由本人提供)

  □  记者  库来西  孜丽亚尔·居来提  实习记者  王腊梅

  近年来,我州一批又一批青年“跳回农门”,他们开得了新机器、玩得转新技术、搞得定销售新渠道。博乐市小营盘镇的唐玉龙就是其中一员,他用新理念、新技术把父辈们的蛋鸡养殖推向品牌化、规模化。

  8日,记者在位于博乐市小营盘镇铁日木布拉格村的加工厂见到唐玉龙时,他正忙着出库、运送一批鸡蛋。他说:“我的目标是养好蛋鸡,从源头抓品质。同时,逐步扩大规模,把博州的鸡蛋销往更多的地方。”

  义无反顾返回农村

  1990年出生的唐玉龙在铁日木布拉格村长大,曾梦想走出农村,闯出一番天地。20岁出头,他在博乐市创业,先后涉足餐饮、电商等多个领域,在边陲小城奋力拼搏。

  创业期间,唐玉龙并未完全跳出农门,时不时能收到好友求购“土鸡蛋”的消息。他说:“朋友都知道我的父辈从事鸡禽养殖,所以让我帮忙找土鸡蛋。”

  起初,这样的“求助”只是偶尔发生,可次数多了,不禁让唐玉龙心生疑惑:“为什么大家都对‘土鸡蛋’如此执着?”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探寻背后的答案。他走进农村和批发市场、商超开展调查,本村养殖蛋鸡现状、土鸡蛋市场需求等。

  “农户散养蛋鸡规模不大,扩大规模的意愿不强,担心销售不畅。但消费者对‘吃’要求越来越高,对土鸡蛋十分青睐,但没有固定、可靠的购买渠道。”唐玉龙敏锐地捕捉到商机,也渐渐有了方向。

  2017年初,他前往山东考察学习微生物(益生菌)发酵床使用和自然沟林地生态放养技术。学成归来后,他马不停蹄地在自家养殖场进行新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同年8月,他注册成立博乐市迈德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此踏上本土鸡蛋品牌化发展新之路。

  坚持把“品牌”立起来

  起初,唐玉龙在自家养殖区散养蛋鸡,使用益生菌生物发酵床,益生菌能将鸡的粪便分解,让鸡舍内减轻异味。除了夜间,鸡基本上都在鸡舍外“撒欢”,自由活动。不仅如此,在疫病预防上,唐玉龙采用中草药,尽量避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确保产出的鸡蛋无抗素,品质上乘。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2017年底,唐玉龙通过散养鸡生产土鸡蛋,但产蛋率较低,加上采用的新技术,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加,每一枚鸡蛋的定价也相应提高。最后,第一批产出的1万余枚鸡蛋滞销了。一个月过去了,仅卖出一小部分。

  望着即将过期的鸡蛋,唐玉龙心急如焚。那些鸡蛋就像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唐玉龙说:“困惑了一段时间,自己想明白了,创业哪有那么简单,必须振作起来。”

  唐玉龙决定主动服务消费者,大胆采取会员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养殖规模、生产量,以销定产。利用前期做电商的经验,通过抖音平台、微信朋友圈扩大宣传,让“迈德顺”鸡蛋进入更多消费者视野,并敞开养殖基地大门,让有意愿的消费者来养殖现场参观。期间,他收到了一些订单及各类展销、大型活动的邀请。

  2019年,公司与新疆广汇飞虎篮球俱乐部签约,成为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如今,“迈德顺”牌鸡蛋销往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克拉玛依市等地,通过电商、物流销往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与此同时,系列产品经专业机构检测,取得有机产品、无抗产品认证。

  创业带来新变化

  9日,铁日木布拉格村的迈德顺优质农产品甄选中心又开始忙碌起来,工作人员将鸡蛋放入清洗设备。蛋品经过清洗、烘干、光检、消毒、喷油后,被装入蛋托、包装盒,运往博乐市各商超。

  “目前,在公司工作的10人都是铁日木布拉格村村民。迈德顺蛋鸡产业的发展有效促进了我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更助力了庭院经济的发展。企业联农带农,发挥引领作用,带着村民养殖蛋鸡,通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让村民增加了收入。”该村党支部书记周大元说。

  目前,小营盘镇的120名农户参与“迈德顺”鸡蛋生产,还有村民在加工厂就业,或负责鸡蛋运送、市场开拓等工作。

  唐玉龙说:“多年的发展,各级党委、政府给予我很多帮助,宣传推广、联络销售商、带着‘政策’上门等等。有这么好的发展环境,我也想继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带动更多养殖户,享受产业发展的红利。”